首页 > > 民生财政 > 教育科技文化

索引号: /202503-01497 文号:
公开类别: 发布日期: 2025-03-26 15:37:01
发布机构: 一级部门 适用企业:
组配分类: 教育科技文化

文物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财政解法

发布日期:2025-03-26 15:37:01 浏览次数:815     文化体育科供稿

近年来,市财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政策引导数字赋能、多方协作为抓手,全面推进我市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为“北疆文化”传承与城市历史文脉延续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强化资金保障。包头市财政局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及市级资金支持,形成三级联动投入体系。2025年,市财政统筹中央、自治区及本级资金共计2,049.02万元,同比增长17.3%,用于支持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二是重点领域精准投入。近年来,市财政秉持“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的原则,聚焦重点文物修缮、非遗传承、文化遗址保护等关键领域,支持昆都仑召防雷、萨拉齐关帝庙保护修缮、五当召二期防雷、五当召壁画保护前期研究、阴山地区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遗存专项调查、普会寺消防、文物巡查及“四有”建设等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建设;支持西部非遗美食博览会举办、东达沟村自治区级非遗特色村镇、街区建设、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等非遗保护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依照“实事求是、强化保护、讲求效益”原则,支持成立普查队伍、开展业务培训,保障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支持包头博物馆历史陈列厅提升改造及草原英雄小姐妹事迹展览馆陈列布展项目,助力包头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馆、敕勒川博物馆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推动打造北方博物馆之城落地落实。

三是强化资金监管机制。为确保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市财政局通过加强预算管理、实行绩效监督等措施,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管。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深入开展。

下一步,市财政将继续通过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和创新驱动,持续优化资金保障机制,深化文旅融合,推动文化遗产从“静态保护”向“动态活化”转型,为“北疆文化”品牌建设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