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会组织》杂志刊登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詹成付的署名文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部管社会组织在服务大局上始终走在前、作表率》,虽然这是詹成付副部长给民政部部管社会组织讲党课的摘编,但我们认为,其中不少论断对任何一家社会组织使命的确立和可持续发展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值得好好学习。
一、“两个不断”
我国社会组织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主体,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发展质量、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有不少社会组织本身就是社会智库、肩负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准备和学术支撑的重任。从民政部登记管理、有关部委业务管理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到民政部直接管理的社会组织,都还存在着不少差距,应当以此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提高解决社会组织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社会组织如何对照这“六个必须坚持”发展?詹成付表示,“人民至上”是社会组织工作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会组织的存在才有实质意义。詹成付还提到,“自信自立”是社会组织的精神气度和基本立足点,只有从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我国的最大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之路,社会组织才能健康发展。“守正创新”是不断推进社会组织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推进政策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方法创新,社会组织发展才能既不走僵化不变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人间正路。“问题导向”是社会组织工作的正确路径,只有增强问题意识、不回避问题,不断解决实际问题,社会组织的高质量发展才有保障。“系统观念”是社会组织工作的科学方法,只有坚持系统观念,正确处理社会组织与国家、与社会、与行业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组织内部的各种关系,才能凝聚社会组织发展的力量。“胸怀天下”是社会组织工作的视野和境界,只有具备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社会组织才能担当起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合作的独特使命,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作为民政部主管的141家社会组织,要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服务大局上始终走在全国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的前列、始终为全国各级各类社会组织作表率(以下简称走在前、作表率)。在过往的历史中,部管社会组织的绝大多数也都是这样做的。要进一步明确角色定位,让社会组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职责使命,在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中绽放异彩。对标党的二十大关于社会组织在协商民主、公益慈善事业和广泛统一战线等方面的要求,统筹把握章程宗旨、业务领域、会员分布、服务对象、实施项目,进一步找准在推动经济发展、参与乡村振兴、助力稳岗就业、提供“一小一老”服务、参与第三次分配、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等专业服务中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充分发挥自身专长与优势,在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创新社会治理、提供社会服务、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彰显应有作为。发挥优势特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更多需要关注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低收入群体、特殊困难群体等。特别是要进一步规范部管社会组织涉外活动,认真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和重大风险防范制度,严禁未经批准擅自开展涉外活动。强调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强调要“理顺行业协会、学会、商会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强调要“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要紧绷防范化解社会组织领域风险隐患这根弦,时常回望检视、查漏补缺,科学进行形势分析,自觉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一讲两坛三会”审核等制度,下好“先手棋”,打好风险防范“主动仗”,把防范化解风险的各项工作做扎实、做到位。比如,在涉外活动中,防范由于政治意识淡薄引发政治安全、意识形态等方面风险;在组织重大活动时,防范由于不规范活动引发社会稳定风险;在涉及资金来往时,防范由于违背非营利原则,违规开展营利性经营活动,引发经济风险,损害慈善事业公信力;在内部运营中,防范由于内部治理制度不落实、财务管理不透明等引发内部治理风险。
来源:善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