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坚定不移地完成收入任务。密切关注经济和财税政策变化,尤其是全面“营改增”、“三去一降一补”以及中央、自治区减税降费政策给财政带来的影响,加强监测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应对有方、结果有效。充分凝聚各部门、各地区收入征管合力,进一步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发挥信息化手段优势,强化综合治税等举措,保证收入按进度、按节点目标均衡入库,并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二是全力助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紧密围绕“6521”战略定位,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措施。积极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自治区及我市稳增长的财政政策,发挥财政资金激励引导作用,增强要素活力。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减少竞争性领域和政府无偿投入,更多采用基金股权、风险补偿、创业引导等方式支持经济发展,把金融资源和各类资本引向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增强财政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推进财源体系建设,增强财政可持续发展后劲。
三是突出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保重点。着眼于发展稳定大局,区分轻重缓急,通过加强资金统筹使用、合理调度资金、继续盘活存量、协助平台融资、用好发债资金等措施,落实各项刚性支出,保障支出预算正常执行。基本支出严格按照序时进度拨付下达;项目支出按工程进度及时拨付。密切关注中央剥离办社会遗留问题的有关政策,积极做好争取和落实工作。同时,严格执行预算,控制预算追加,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过紧日子。
四是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一方面,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做好前期项目储备,及早介入,密切跟进,找准结合点,提高针对性,尽可能多争取项目和超调资金。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实体公司融资作用,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加快各类产业基金的设立进程,推动合作方投资尽早到位,尽快进行实质性投资运作,发挥产业基金作用。同时,继续加大PPP项目推介力度,建立专业队伍,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抓好示范项目,逐步使PPP模式成为今后的主导。
五是积极推动财税改革。把改革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以成果说话,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建立农牧民市民化挂钩机制等需要顶层设计的改革,密切关注政策动态,提前做好情况摸底、数据测算等基础性工作,并适时跟进;对于已经明确要求的工作,要结合实际大力推进,努力走在全区前列。如政府购买服务要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相结合,向养老、教育、文化、社会管理等方面全面拓展,推动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公车改革要加快推进,努力在各盟市率先完成;政府债务管理要充分考虑和处理好债务余额与限额的关系、限额内存量和增量的关系、当前发展需求和今后风险隐患的关系,厘清责任主体,关注高风险地区,完善借用还以及风险预警、应急处置等管理办法;“营改增”改革要重点关注后续的体制完善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同时,继续扎实做好预算管理制度的其它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