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当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政府工作报告。5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吹风会,国务院研究室相关负责人就报告起草情况做了介绍和解读,并答记者问。
据介绍,国际疫情形势在变化,国内疫情防控成果不断拓展,国内外经济形势也在不断变化。今年报告起草历时之长,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少见的。相应的,听取方方面面意见的时间也比较长,听到的方方面面建议也比较多。从反响来看,报告回应了各方关切、反映了各方期待,起到了“聚民心、暖人心、强信心、筑同心”的作用。
稳定经济运行事关全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经济增长速度量化目标,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对此,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表示,按照惯例,每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提出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预期目标,今年没提,最大的因素就是考虑到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疫情走势的不确定性。现在全球感染者近500万,每天新增人数仍接近10万的高水平,下一步疫情发展趋势谁都无法预知。二是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疫情是当前影响全球经济活动的最大因素。全球疫情走势无法准确判断,也就相应无法判断各国疫情管控措施会怎么调整。”孙国君说。
孙国君同时强调,不提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不是说不重视经济增长,不是说要任由经济增速下滑。
从当前来说,有两个方面需要增长来支撑:一方面,今年提出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需要经济增长支撑。按照前些年的经验数据,一个点的增长速度对应大概200万新增就业。从脱贫的情况看,全国有近3000万的贫困劳动力在外打工,打工收入是很多农村居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也是解决脱贫问题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经济下滑的时候,往往会导致一些风险出现。比如说金融和其他一些领域,一些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不是风险的风险,可能会因为经济下滑而产生。所以,稳定经济运行事关全局。
“报告提出了一些今年下一个阶段要实施的政策。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地,经济会逐步企稳回升,全年基本盘不会有问题,民生也不会有问题。”孙国君说。
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
在吹风会上,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表示,报告在分析国内外形势基础上,对今年下一阶段的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理解和把握报告,要从把握常态化疫情防控这个大前提、把握“六保”这个着力点、把握脱贫攻坚这个硬任务、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把握改革开放这个大逻辑五个方面来理解。
“疫情是下一阶段影响我国发展的最大变数。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目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输入风险始终存在,国内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疫情反弹的复杂性增加。当前,中国已经从前一段时间的应急性防控转向了常态化防控,这种局面可能要维持相当长时间。报告提出的判断和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举措,都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这个前提下部署和统筹推进的。”黄守宏说。
在回应“六保”是否为“消极被动”这一观点时,黄守宏明确指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其核心就是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实现脱贫目标。“六保”是针对新情况提出的积极的、进取的而不是消极的目标任务。
“跑得快是积极进取,稳住当前也是积极进取。面对前所未有的冲击,稳住经济基本盘,就是保护社会生产力、保住今后发展的根基。有了这个根基,别的都不怕。”黄守宏说。
改革开放大逻辑贯穿始终
面对疫情,中国会不会走“铺摊子”“粗放增长”的老路?报告指出:“要用改革开放办法,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拉动市场、稳定增长,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黄守宏指出,改革开放是过去40多年推动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制胜法宝。报告中提出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举措包括“六稳”“六保”,可以说念的是改革开放的“经”、用的是改革开放的“招”、走的是改革开放的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在回应“全球化终结论”“中国脱钩论”“撤出中国论”等论调时,孙国君表示,如果把时间拉长,全球化一定是给每个国家和各国人民带来福祉的。中国政府一直坚定不移支持全球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一些小的磕磕绊绊在所难免,但不能因此而改变对大方向的判断。“企业认为中国市场是值得长期战略性投资的市场,这是有战略眼光的看法。”
“面对困难,我们不是把开放的步伐放慢了、力度缩小了。恰恰相反,我们今年在扩大开放、引进外资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包括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服务业、制造业等领域开放,增设自贸试验区等。可以说,改革开放的大逻辑是贯穿报告始终的,全篇的每个方面处处都有体现。”黄守宏说。(记者 王俊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