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芳
本文内容首发自“政府采购信息网”公众号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市场上代理机构数量越来越多,每一家代理机构的日子越来越好吗?代理机构的竞争业态是怎样的?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建立现代政府采购制度》一文中指出,代理机构存在的问题是“停留在采购程序的合规性代理上,低水平的同质化恶性竞争较为突出”。 据了解,目前大多数采购代理机构停留在低层次的程序性代理上,结果是同质化竞争严重,不少采购代理机构陷入“寻找项目难、委托代理难、正常收费难”的怪圈。“代理机构设立的门槛较低,没有资质要求,市场存在无序竞争和恶意低价竞争,优质代理机构的权益得不到保障,采购效率及效果不高。”江苏苏维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董学明告诉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 业务同质化、竞争低层次化 “代理机构数量越来越多,必然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局面,而采购人的需求基本差不多,一是提供采购人满意的采购文件,一是替采购人‘跑完’整个政府采购流程,代理机构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趋于同质化。”新疆招标有限公司政府采购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 “帮助采购人确定科学合理的采购需求、规范的采购文件本应是最能彰显代理机构竞争力的地方,但是大部分代理机构基本是在网上搜索以往同类项目的文件,直接按照采购人提的需求清单填空式填到已有的文件中,很多不同的要求以及错误都发现不了,这种情况下代理机构的竞争业态怎能不同质化?”一位不愿具名的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人员介绍,“大部分低水平的代理机构,代理工作基本停留在抄文件、简单的流程代理,甚至连合法合规都不能保证。这些低水平的代理机构的同质化竞争,拉低采购人的要求,采购人唯‘价格论’或‘关系论’,倾注更多心血、高质量服务采购人、能真正解决政府采购问题的代理机构的竞争力反倒下降,这对于整个行业是非常不利的,最终也将影响到每一家代理机构的生存发展。” 王宁(化名)——一位从事政府采购代理工作5年以上的代理机构从业人员--告诉记者,应对强势的采购人的不合理要求、做流程化的工作基本是代理机构工作人员的常态。某日晚上23点,王宁在朋友圈写道:“每一个政采人都是天选打工人。”然后关上房门疲惫地离开办公室,彼时采购人终于最后确定项目招标文件的内容,当天中午,公司接到某十分紧急的城市公园安保服务团队公开招标项目,采购人要求最好当天能够敲定招标文件。王宁在自己的文档里飞快地检索,终于找到两年前自己操作的某职业学院安保服务团队招标的招标文件,王宁根据职业学院的招标文件迅速套用、修改,增加一些城市森林公园安保服务团队的项目背景,一份全新的招标文件初步成型。“这样照葫芦画瓢套用模板编制采购文件,固然可以赶进度、节省时间,但忽视各类项目的差异性,仅仅是为了满足于‘走程序、不出事’,在服务的内容和质量上往往达不到项目的要求。”王宁向记者坦言。 “采购人最关注的是确保采购流程合规、不出事,不少采购人实际负责采购工作的经办人员只有一两个人,且大多数都兼着其他岗位,对政府采购各项法律制度并不熟悉,因此确保采购程序合规只能依靠采购代理机构。还有一些采购人认为采购岗位非常敏感,容易被领导猜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活尽可能让代理机构做,有风险也会尽可能推到采购代理机构身上。”王宁透露。 揽业务变成拉关系,代理关系异化为“雇佣关系”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僧多粥少,为维持或拓宽业务渠道,一些代理机构过分迎合或迁就采购人,不惜牺牲中立性和公正性,以获得经济利益。甚至有代理机构暗中为业主规避采购程序,暗定中标(成交)供应商等违法、违规行为出谋划策;为迁就采购人经办人员的不正当要求,将一些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条款写入采购文件,为采购人的意向单位提供种种便利的也有;为了照顾自己关系好的的供应商,暗中设置不合理条款或陷阱排挤其他供应商的,同样有。”王宁无奈地说道,“经常会遇到强势的采购人提出希望某某中标、不希望哪家供应商中标,并为此设置了苛刻的、带有指向性的资格条件和评审因素。由于数量众多,代理机构的话语权很弱,你不做就有别人做,出问题由代理机构背锅。”为规避风险,对于有争议的资格条件和评审因素,王宁经常建议采购人抽取专家进行需求论证并存档。 据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介绍,为获得更多业务,有的代理机构在各地设立分公司,靠在当地拉关系关系和业务回扣拓展外地采购业务,揽到业务后不是派出得力业务骨干去提供优质的服务,而是让当地分公司按照采购人的意愿去量体裁衣。 “从需求来看,城市森林公园安保服务团队肯定和职业学校的不同,城市森林公园有游客、森林、水系、商业、游乐设施和山体,因此在安保服务要求上肯定和校园会有很多不同,如果能和采购人充分沟通,确定的采购需求、评审因素质量就会更高,也更能凸显自己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王宁遗憾地说,“但是在沟通中,采购人经办人员更急于完成采购项目,由于时间比较急,也没有提供更多内容。”